第18课《陈毅市长》第2课时教案课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剧本,尝试进行舞台表演。过程与方法对话剧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的品质教学重、难点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名人名言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旧入新1、陈毅说自己为请齐仰之出山,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言下之意,是把齐仰之当成()式的人物来尊重,这里用了()的典故。这样说,一来显示了陈毅的();二来显示了他对齐的()。2、文中“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在结构方面起什么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这张字条表明了宅主人鲜明的个性:非常珍惜时间,不尚空谈,潜心科研。这张字条在本文矛盾冲突中贯穿始终,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作品主题,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3、陈毅在请齐仰之出山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结果怎样?进门难----敲开房门;谈话难----打开话匣;说服难----叩启心扉。二、分析人物1、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陈毅与齐仰之性格特点的语言和动作的例句。男同学找能表现陈毅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女同学找能表现齐仰之性格特点的1、文中“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在结构方面起什么作用?2、陈毅在请齐仰之出山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结果怎样?语言、动作。2、文中两位主要人物陈毅与齐仰之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陈毅:尊重人才、机智幽默、豪爽直率、坚毅倔强——无产阶级革命家齐仰之:固执清高、不问政治、埋头工作、有爱国心、知错就改——科学家三、语言特色①齐仰之:这……可以延长片刻。“这……”包含着激烈的内心冲突:想问个究竟就得破例;不问清楚又于心不甘,因为“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在进退两难中,勉强作出了“可以延长片刻”的选择。②齐仰之:……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酸性”指齐仰之固执清高、迂腐这些缺点。③陈毅: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到一起,不就中和了?“碱性”是比喻说法,指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中和”指用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影响齐仰之,让他适应新时代,改变过去不问世事,不问政治,3、文中两位主要人物陈毅与齐仰之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酸性、碱性、化学变化分别是什么意思?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准则的做法。④齐仰之:……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指自己的思想彻底转变。四、舞台说明1、分析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1)明确概念舞台说明也叫“舞台提示”,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根据演出的需要,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2)分析这场戏中“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①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深居简出、潜心科研的化学家。小道具------条幅,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访。这部分舞台说明为陈毅夜访被拒绝,两人间产生戏剧冲突作了铺垫。②齐仰之对“急促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大皱眉头,拿起话筒”“将电话挂上,坐下继续工作”。这些舞台说明表明了人物神情、动作,揭示了他清高、固执的性格及急躁情绪,预示与陈毅发生冲突的必然性,确定了戏剧氛围。③齐仰之“乒的一声将门关上”“气冲冲去开门”“请陈毅进“请陈毅坐下”“连忙拦住(陈毅)”“点燃蜡烛”。这些动作、神情展示了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情况,层次分明、脉络清晰。④齐仰之“烦躁地”“一惊”“为难地”“高兴地”“不悦”“深有感触”“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大笑”“大喜”。勾勒了齐仰之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有助于读者理解人物形象。五、课文主旨本文通过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表现了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作风和顽强坚毅、幽默诙谐的性格。六、课后练习四、这首诗表明作为一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对于今天我党的反腐倡廉,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板书计划陈毅市长见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