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进行一次采访口语交际的训练应该置于真实情境中,安排给学生确定的交际任务,本设计要求以小记者活动为纽带,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等因素,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此话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思想火花,能否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1.将学生分为两大组,采访组和被采访组,其中又分别细分为两组。第一采访组采访对象: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如袁隆平、鲁迅、朱自清、罗贯中、李白、王安石、孙悟空,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采访对象由第一被采访组扮演。第二采访组采访对象:采访的是生活中的人物,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就所关心的问题提问。(被采访者可以扮演爸爸、妈妈、老师或者就是本人)2.班长和科代表要将被采访者的采访角色汇报给采访组,并进行调控,让每个角色都有采访者。而且可以自行组织采访小组(2到3人左右),被采访者也可以自行组织被采访小组(2到3人左右),这种形式可以让班级中一些弱势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对于口语表达较好的同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一方面让他们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能给其他同学进行示范,作为感性例子侧面引导其他同学。3.采访组对所选择的采访对象(采访角色)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好采访的问题。被采访组对所扮演的采访角色要作好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估计采访人可能会问的问题。(为避免范围太大无从下手,可以让采访人和被采访人自行讨论,确定感兴趣的具体话题范围,但不能是具体问题。)4.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和CCTV-10“人物”栏目,学习央视记者怎样进行采访,他们怎样提问,以及他们的举止如何,表情如何等,让学生有个模仿对象,有充分的感性经验,为实践做好准备。5.如家里有条件可带摄像机或录音机。同学们,我们看电视时总是很羡慕那些记者出色的口才,也暗暗佩服那些在镜头面前落落大方,机智地回答记者问题的被采访人,这些人在镜头前的出色表现,是不是天生的呢?当然不是,一切都需要锻炼。今天,我们就拥有了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们就是记者了,我们就是出色的被采访人。假如现在你是中青网的一名小记者,要采访全国十佳青年顾双彦(简介:顾双彦,大庆市人,让胡路区法院38岁的共产党员、女法官,她爱岗敬业、公正执法,在群众中赢得“铁案女法官”的美誉。顾双彦是新时期人民法官中的优秀代表,她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维护法律的公正作为一生最高的追求。)你该怎么采访呢?你会问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1.在激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用实例具体启发:参考:记者:您好!我是中青网的小记者吴文丹。我在网上浏览过您的资料。我被您的秉公执法所感动,我想问您一下,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持您办案?顾双彦: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持我办案?记者:嗯。顾双彦:为老百姓讨公道。记者:在办案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啊?顾双彦:这就很多了。记者:您能说一两件吗?顾双彦: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短的和你说说吧。比如说,现在呢,由于社会风气不好,受到金钱啊、人情啊、权力所左右的时候,这时候法官就很难办案,这就是目前每一个法官面临的困难。记者:您为他们公正地办案,当别人为您的公正而送礼的时候,您为什么不收呢?我觉得您应该收,因为您帮助了他们。您为什么不收他们的礼呢?顾双彦:因为办案、工作,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说这些人来求我办事儿来了。这是两个概念,两回事儿,所以这礼不能收。记者:您为一个老人办完案之后,还要给他买车票,送他回家,您为什么这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呢?顾双彦:我觉得,在工作当中对于那些举步维艰、非常困难的当事人呢,因为我还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义务去资助、帮助他,为他解决困难,所以就尽力去做一些事情。记者:嗯,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引出应注意的问题。(1)小记者开始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您好!我是中青网的小记者吴文丹。”告诉我们什么?采访开始时要先问好,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