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辛亥革命复习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趣味导引1.辛亥革命前的清政府可以说是一个奄奄一息病人,请结合20世纪初清政府体检漫画思考,假设你是一位医学专家,请给清政府填写一个病情诊断书。提示:清政府的病情诊断书患者清政府症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统治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自开的药方新政和“预备立宪”治疗结果不但没有维护其统治,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革命的爆发。专家鉴定清政府病入膏肓,无药可治。2.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翻版,请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有人曾说“辛亥革命”开花花不香,结果果不成”。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开花结果: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开花结果了。二、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结果:占领武汉,建立湖北军政府3、影响:17个省脱离清政府宣告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都城:南京3、领导人:孙中山4、国旗(含义):五色旗思考:中华民国政权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2、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_自由。(4)、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思考:根据以上内容,指出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3、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4、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5、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结果:(1)、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统治结束;(2)、1912年3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3、历史意义(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思想: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而使_民主共和__的观念深入人心。(4)、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5)、生活方式与习俗:逐渐走向文明4、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5、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重难点解析1.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教训(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3.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2、全面分析和评价三民主义所谓“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