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教案一、课程标准:1、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了解雕版印刷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实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①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印章与手写速度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象进行观察、提炼信息并深入探究。②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隋唐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③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做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②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重点难点:重点:赵州桥与雕版印刷术难点:僧一行测量子午线与药王孙思邈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谈话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课: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关于了隋唐时期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往开放频繁,处处体现了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征的基础上,隋唐文化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一个方面——隋唐的科学技术。(二)讲授新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赵州桥。1、赵州桥:(1)介绍设计者(2)重点解决赵州桥设计的特点问题(三个)(3)历史意义:a、用教材上的一句话总结b、补充视频材料(4)图片欣赏:赵州桥四季风景过渡:这样,我们就学习了隋唐时期在建筑方面的科技成就。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隋唐时期的发明和发展情况。2、雕版印刷术(1)发明:受到印章和拓碑的启发阅读教材27页雕版印刷术下面第一段小字内容:解决一个问题“印刷术的发明受到了什么的启发?”(印章和拓碑)下面,我们就通过印章来体会一下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印章上的字是反刻上去的,这样盖章时就能得到正面的字形。古代劳动人民从中受到启发:如果我想印一页文章,也可以打字反刻在一块木版上,这样,经过印刷,就得到了正面的字形。雕版印刷术就这样诞生了。(2)方法:阅读下一段小字,让学生说出方法。总结优点:提高了速度,减少了差错。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印刷术的优点。我们刚才说了,印刷术是受到了印章的启发而发明的,我们就通过印章和手写速度的比赛来体会一下印刷术的优越性。(3)《金刚经》:重点通过《金刚经》最后一句话解释它的历史地位。(4)意义:a、用一句话总结。b、逆向思维,“如果没印刷术……?”过渡:前面,我们重点学习了隋唐时期在建筑和印刷术方面的成就,这节课还有两部分小字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3、僧一行测量子午线。(1)通过思考题“什么是子午线?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解决子午线问题。(2)其他成就过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4、药王孙思邈通过思考题“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解决相关问题。(三)巩固提高:三个问题:温故知新、畅想天地、百家争鸣。(四)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众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从这些科技成就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两个字—“创新”,古代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创新精神。而当前,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构建和谐社会,更应该从古代劳动人民身上汲取精神营养,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