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和发现的主要考古资料。知道世界闻名的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体质特征、使用的工具火的使用和发明以及生活组织情况。通过讨论“假如我是考古工作者,在发现了元谋人、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资料后,我会得出哪些结论”,培养发散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通过想像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探讨,学习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请教别人、查工具书、上网查阅等),树立探究意识;学会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取舍、整理、加工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争论,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远古人类历史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对寻找有科学依据的感触和历史想像有一定难度。〖板书设计〗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1.形貌、体质特征2.制造工具:打制石器3.使用天然火4.群居生活三、山顶洞人〖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讲述法,指导总结法,对比法。〖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相应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有关原始社会知识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取舍、整理和加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远古人类生活的图片)师:屏幕上展现的是什么人的生活画卷?(学生回答略)你们对远古人类的生活了解多少呢?(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板书)。(教师创设情境,播放课件录像《祖国的风光》,边放边解说)我国是世界上大国之一,领土面积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上,有广袤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的大小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众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舟楫和灌溉之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和贸易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有多少呢?他们分布在何处?一起来看课本插图。读历史地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看题目,知道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第四,找出特点。现在,以4人为小组共同讨论这两个问题。生:讨论、回答略。师(总结):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很强。通过这幅地图可以看出,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板书)师(提问):对于元谋人,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呢?生:回答略。师(出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提问):什么是化石呢?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生:回答略。师: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两颗牙齿,一颗为左上内侧门齿。一颗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同桌同学的门齿,看与元谋人的牙齿有何不同?生:回答略。师:图上这两颗牙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体。这两颗牙齿硕大、粗壮,由此可推测,其主人是一青年男性。这与以后的北京人相比,其牙齿的形态、构造更为原始。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现在,请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