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检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植物上摘下鲜嫩的玉米,浸入沸水中数分钟,鲜玉米久存而甜味不减的原因是()A.在酶的作用下二糖转化成淀粉B.高温抑制了淀粉的水解C.高温使酶失活,抑制了淀粉的合成D.高温促进了淀粉的合成2.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而在玉树地震后10天,一只小猫被埋224小时后成功获,成为”猫坚强”。在它被埋期间,维持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葡萄糖B.蛋白质C.三磷酸腺苷D.脂肪3.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这种酶中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4.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该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应是()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中B.乙试管应加胃液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2mL淀粉糊、2mL唾液,并放到冰块中5.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6.如果ATP脱去了两个磷酸基,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鸟嘌呤核糖核苷酸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7.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即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变成ADP,同时释放能量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8.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9.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静置一会再与Ⅲ连接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10.下列各类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产物正确的是()A.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乳酸B.人体呼吸可产生CO2和酒精C.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D.甜菜呼吸可产生CO2和乳酸11.在右图曲线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2.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A.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B.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13.如右图所示,把叶绿体色素溶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在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不变暗的主要区域是()A.bB.aC.cD.以上都不对1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