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内容主要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分解反应。[实验2—5]、[实验2—6]、[实验2—7]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后面的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依据。通过实验[实验2—5]、[实验2—6]使学生观察分析得出催化剂的概念,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概括及对比化合反应提出分解反应的概念。二、教案课题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授课人杨文翠学校丰城一中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2、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3、认识催化反应和催化作用4、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解反应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教学方法讲解及实验探究法仪器药品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2)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木条、火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得知氧气有些什么用途呢?【引入新课】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此重要,那么有什么制取氧气的方法呢?【讲解】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答: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氧气有广泛的用途,如登山、潜水急救病人、电焊、炼钢等。通过复习氧气的用途,引导学生产生自己动手制取氧气的想法,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个实验:【多媒体】展示课本[实验2—5]实验内容: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加热上述盛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在另一支试管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现象。【演示实验】[实验2—5],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讲解】通过实验现象得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氧气,加热和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分解氧气。同学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引导】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我们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呢?【教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注意指点学生正确操作)【讲解】木条不复燃,说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分析并记录: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透明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不复燃。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木条复燃。思考并猜想:二氧化锰是不是能分解产生氧气呢?思考讨论后得出:单独加热二氧化锰,看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动手实验并记录现象: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使带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方法,锻炼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二氧化锰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它在这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验2—6]:待[实验2—5]中的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提问】为什么木条复燃?说明了什么?【讲解】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呢?二氧化锰到底起什么作用?【讲解】对,化学上我们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多媒体】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设问】二氧化锰在这个实验中是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需要加快?所有的催化剂都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呢?有没有减慢的呢?【讲解】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火星的木条复燃.观察并记录现象:木条复燃答:反应完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又可以产生氧气,说明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答:质量也不变。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