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一新人教版课题课时总2课时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重点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线、纬线教具地球仪学法教法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板书设计§1-1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教学过程时间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索学习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提高效率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纠正错误)承接:但是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课本P2图1.1。说一说每个阶段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什么特点?活动:请同学们阅读P3活动,这些例子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教师归纳总结承接:人们不仅认识地球的形状,还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阅读P3图1.2,提问: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有哪些?并要求记忆。请同学朗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展开激励的讨论。学生展示交流成果学生根据数据会描述地球的大小363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承接:由于地球太大,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何把地理事物在这么小的地球仪上表现出来?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举例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明确问题的答案学生展示交流成果5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线和纬线认识P5图1.7地球仪上的点和线:重点认识经线和纬线。记忆经线和纬线的定义3训练提升针对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掌握学生的学情学生完成课堂训练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18知识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体系。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完成自主构建。3教后反思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比较慢,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降低了学习难度,但是应用起来难度很大,需要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