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知识与能力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及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感受其文化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重点贾思勰《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难点科学家祖冲之。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学完这一课,我们就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出示贾思勰图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贾思勰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贾思勰是北朝著名的农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撰写了《齐民要术》。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师提问:贾思勰是怎样编成这本农书的?学生回答:广泛参考前人著作,大量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的经验。教师提问:这本书为什么在我国乃至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提示学生回答出《齐民要术》的内容及影响。理解“论从史出”的学史原则。学生回答:《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本书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二、祖冲之和圆周率出示祖冲之画像图,然后引导:我们在课上比一比,看谁收集到的有关祖冲之的资料详细、具体、生动。学生回答: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主要著作是与其子合著的《缀术》。祖冲之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不仅在数学上,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伟大的贡献,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求得比较准确的圆周率。教师提出疑问: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在学生带着疑惑的情况下,老师利用圆规和三角板在黑板上画一个直径一米长的大圆,开始割圆。指出:祖冲之用割圆术这一巧妙的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周的长度。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通过对祖冲之和圆周率的了解,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讨论回答: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科学成就之外,同时,艺术和思想成就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书法、绘画教师讲解: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到了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创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当时集书法之大成者是谁?代表作是什么?(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王羲之像及《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图,用准备的纸笔亲自动手临摹几个字。然后体会思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特色是什么?(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在治学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在学习上借鉴的?各小组选出代表自由发言。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上应该勤奋、努力、立志专精等。总之,他练习书法很专注,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认真汲取前人的书法特长,融会成自己的风格,为后人树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