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1/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2/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3/3
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宋代城市的规模、特点、著名城市及《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等。(2)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娱乐、体育和传统节日的内容。2.能力培养(1)识读、比较《东京与长安城的平面图》,了解两城的基本轮廓,归纳宋代城市的规模和特点。(2)联系实际,指出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和传统节日。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通过对宋代衣食住行的讲解,适当进行提倡节俭的教育。二、教学要点1.重点:(1)宋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2)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2.难点:如何让今天的青少年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东京与长安城的平面图》、《清明上河图》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自学指导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师:许多影视作品是反映古代人生活状况的,也就是古装剧。谁能举出一些反映宋代人生活的电视剧?生:《杨家将》、《水浒传》师:很好,看过这些作品,你对宋代有什么认识?师:影视作品一般把宋朝描写得非常弱小,经常被少数民族欺负,但宋朝时候经济很发达,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比之之前的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富有而弱小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板书课题:第9课宋代的城市生活)导入本课。(二)讲授新课1.宋代城镇(识图:北宋东京城平面图)(1)布局:皇城、里城、外城;(2)规模:数量增加,人口增长;(3)特点:突破坊市空间,突破时间限制;(这特点是怎么得来的呢?当然是指以前没有这种状况,也就是说是通过对比从前得来的,那么,就要大家回忆一下在什么地方学过相关内容!——唐朝(出示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作业:试想哪种格局更好,为什么?(4)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5)代表性城市:大都市——开封、杭州,中心城——苏州、武昌;(我们何以能知道那么多宋朝的事情呢?——史书、文学作品、考古发现、字画等)(6)《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2.市民衣食住行(1)衣:古代等级制度、礼法森严,不同身份,不同场合,都要依法穿衣;但非正规场合的服饰呈现舒适化、非等级化的趋向。衣料:麻布——大众化丝织品——富家享用棉布正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食:饮食市场繁荣(3)住:城市——瓦房;农村——茅屋家具——靠背椅、高桌子(4)行:百姓——独轮车、畜力车官宦——轿子3.市民文化生活(1)娱乐活动: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体育活动:武术、相扑、球类、水上运动等(2)娱乐场所:瓦舍——娱乐城勾栏——舞台(3)新趋势: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理解阅读卡片上的诗句)4.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中秋等。我们今天的节日,在当时已基本定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生活无处无史!5.小结: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的丰富市民的文化知识。六、作业:1.练习册2.试想东京与长安哪种格局更好,为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