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飞回来了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朱鹮)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按捺[nà]腼腆孵[fū]化等)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2)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哪几个方面?(板书:污染、捕杀……)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板书:擦掉问号)(3)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4)它们找到了吗?(找到了)三、品读课文,质疑问难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小组同学交流此问题。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板书:宣传寻找保护)1.积极发动――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组织有感情地朗读:(1)分角色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谈感受。(2)再读,生评价。(3)师生合作读。(4)表演读。小光从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关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着科考队员一起寻找朱鹮。2.为科考队――带路寻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从中都体会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一会咱们一起交流。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以免干扰观察。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困难,科考队员还忍受着哪些困难?这两只鸟儿……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地寻找朱鹮。")静候一旁的科考队员……珍惜的鸟儿。比较: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的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请同学们看屏幕,他刚才是说的这句话嘛?(不是)好不好?从第一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全力保护――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小光和小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