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学习方法1.经济史的内容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引文、插问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十、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三、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2、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3、宋朝,手工业中哪三个行业最兴旺?4、概括出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______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_______。棉花的种植,由____、______扩展到长江流域。2、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________。宋时棉织业由发展到东南沿海。3、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______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时,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4、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出现了和。5、宋朝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近至和,远达和。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管理对外贸易。6、前期,地区出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纸币的产生。7、从_________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__________最后完成。(五)探究新课:1、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教师投影图片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分组讨论、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汇报,学生各抒己见学生阅读归纳原因,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2、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3、货币制度的变化4、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5、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小结:设计表格——反映此时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A、日本B、越南C、朝鲜D、阿拉伯2、如果你回到了北宋东京,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①使用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