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0分)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1.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读作:。(2分)3.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B.,。C.,?D.??4.下列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厌B.温故知新C.不求甚解D.不耻下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四世同堂》《茶馆》等。B.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C.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6.古诗文默写(7分)(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和。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7~9题。(7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君子之行./与人期行.B.非学.无以广才/博学.而笃志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D.意与日.去/吾日.三省吾身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B.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观点鲜明,说理透彻。C.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文言文的韵律美。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9.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哪几个条件?(3分)(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0~12题。(8分)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②。太夫人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④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资:钱财。③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④及:等到。⑤闾里:街坊,邻居。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10.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2分)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11.把文中划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12.以下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因为他母亲教导有方。C.欧阳修的成功也得益于闾里士人家的慷慨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