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学习模块】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学什么?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1957年)成就:(1)大力发展学校教育(2)建立学校教育制度(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体系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怎么学?本目内容介绍两个时间段教育的不同发展状况,大家在学习时注意分清。学会了吗?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过渡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C.“文革”十年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二、动乱中的教育学什么?表现:(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66年,废止高考制度。(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影响: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怎么学?文化大革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混乱,在经济上、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冲击,学习本目内容,请同学们回顾必修一与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上的文化大革命,政治:造反派夺权,民主法制破坏。经济:停产闹革命,经济秩序混乱。教育:大中小学停课,高考废止。学会了吗?1976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中国与发达置之脑后的差距拉大。其主要原因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大中小学教育废止C.文化大革命冲击D.国家的教育投资小。三、教育的复兴学什么?1.邓小平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2.邓小平提出思想。确立战略3.邓小平提出教育指导方针4.制定推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扩大教育投入。5.教育改革,启动6.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怎么学?学习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教育复兴”子目内容编排上的逻辑关系:首先是纠错1,其次是立正2、3,最后是举措4、5、6。学会了吗?“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合作探究】新时期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当堂检测】1、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面向世界B、面向未来C、面向生产实践D、面向现代化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用于保证的普及。A成人教育B高等教育C中等教育D基础教育3、“211工程”计划发展的是A.高等教育B.基础教育C.成人教育D.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