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五校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硫和氮的氧化物》、《氨硝酸硫酸》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C.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D.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答案】A【解析】A.pH<5.6的雨水为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故A错误;B.燃煤除硫,应加生石灰,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与CaO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B正确;C.雷雨天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进一步和水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最后成为硝酸或是硝酸盐,即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故C正确;D.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和含氮的氧化物有关,酸雨的形成和氮、硫的氧化物有关,故D正确;故选A。2.下列化合物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枓主要是SiO2B.用硫磺粉处理洒落的金属汞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D.SO2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答案】B【解析】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O2,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B.Hg、S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gS,可以用硫磺粉处理洒落的金属汞,故B正确;C.高锰酸钾和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乙醇破坏了蛋白质原有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有毒,所以不能漂白食品,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要熟悉常见物质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3.取3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硝酸、浓硫酸、新制的氯水,3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白D.白、黑、白【答案】D【解析】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则滴加浓硝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因98.3%的硫酸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后变为黑色;因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则在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硝酸、硫酸、氯水的性质,明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等即可解答。硝酸的漂白是学生解答中的易错点。4.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答案】B【解析】四种气体中,只有NH3极易溶于盐酸,所以A为NH3;NO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B为NO2;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C为Cl2;只有O2不溶于水,所以D为O2。5.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不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增重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浓HNO3与浓H2SO4常温下都能和锌反应,选项A不正确;浓硫酸和铜反应需要加热,B选项不正确;浓硫酸在空气易吸水质量变重,浓硝酸挥发质量变轻,但溶液浓度均降低,故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考点:浓硝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与应用6.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⑤【答案】C【解析】①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②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③溴水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二氧化硫与碱反应,体现其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⑤含I2的淀粉溶液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显然②③⑤实质相同,故选C。【点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