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立即加水冷却C.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D.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右图所示的警示标记2.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g·cm-3,沸点约55oC,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A.蒸发B.分液C.过滤D.蒸馏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很不稳定B.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不会出现光亮的“通路”4.5.4gM和16.0g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molX和10.2gY,则X的摩尔质量为A.112g·mol-1B.28g·mol-1C.56g·mol-1D.84g·mol-15.在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SO42-、Al3+、NO3-B.Na+、K+、HCO3-、NO3-C.Na+、Ca2+、NO3-、CO32-D.K+、Cu2+、NH4+、NO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B.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2和CO的电子数相等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D.任何条件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SO4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B.CO2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D.向硝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降低8.将50mL0.1mol·L-1AlCl3溶液稀释为100mL,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1B.0.15mol·L-1C.0.2mol·L-1D.0.3mol·L-19.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均属于酸B.在离子方程式中盐类均要以离子形式表示C.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D.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Al2(SO4)3===Al3++SO42-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B.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C.1mol·L-1CaCl2溶液中所含Ca2+的数目为NA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目为2NA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应先通氢气再加热B.蒸馏时烧瓶中一般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OH)2中加入硫酸:OH-+H+=H2O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2Fe3++3Cu===2Fe+3Cu2+C.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可以腐蚀铜电路板:Cu+H2O2+2H+===Cu2++2H2O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CO32-=H2O+CO2↑14.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标准状况下,11.2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4.8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A.1∶1B.2∶1C.1∶4D.2∶315.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