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封闭性C.再生性D.落后性2.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北方南方秦汉117(全国)5.72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3.851.9251.925隋唐124(北方)328(南方)6.423.213.21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令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5.(2016·资阳模拟)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6.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A.弘扬了民主意识B.实现了民族独立C.结束了专制独裁D.确立了民主宪政7.1944年,几乎所有在延安的西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西方记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中共的坚持抗战赢得尊重D.国共两党之间的精诚合作8.下列为某书的目录(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些数字是当时产量的如实记录B.这本书出现在我国三大改造时期C.这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这表明人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9.有的学者认为,“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A.智者学派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10.美国制宪会议的许多代表认为民众“动乱多变”,主张“人民尽量少管政府的事”,华盛顿也呼吁代表们不要仅仅“为了取悦人民”而制定文件。下列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大法官的产生和任期B.国会议席的分配方式C.有关分权制衡的内容D.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11.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12.(2016·荆州模拟)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