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一年级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B.原子半径:Y>Z>W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X<Z<WD.室温下,0.1mol/L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可知最外层为L层有4个电子,次外层为K层有2个电子,所以X为C元素;X和Z同主族,所以Z为Si元素:Y的单质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Y是Al元素;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所以W是Cl元素。碳和硅的最高氧化物SiO2在高温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i,这是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所以A正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B正确。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生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所以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不正确。W的气态氢化物HCl的水溶液是盐酸。它是强酸,完全电离,所以0.1mol/LHCl的pH=1是正确的。2.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1-17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最高正价:X>Y>ZB.酸性:H3ZO4>H2YO4>HXO4C.稳定性:HX>H2Y>ZH3D.非金属性:X>Y>Z【答案】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B.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58.4kJ·mol-1C.NaOH(s)+1/2H2SO4(浓)=1/2Na2SO4(aq)+H2O(l)△H=-57.3kJ·mol-1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1【答案】D4.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该燃料电池是以肼为燃料,在反应中肼失去电子,作电池的负极,右边进入空气,得到电子,作为电池的正极,电池中,电流总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向电池的负极,A项正确;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B项正确;C.因为该电池的两极用的是气体反应物,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C项正确;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在电池的负极消耗掉氢氧根离子,而在电池的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在正极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应该从右向左移动,以保证负极有足够多的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