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1、1954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D、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在于()A.它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B.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C.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D.它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3、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4、“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5、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任伊始,开始她的亚洲之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27年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表明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结成联合反苏统一战线C.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6、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此文评价的事件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中最关键的是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中国与苏联改善关系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日邦交正常化9、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其特征包括①大小国共同倡导②安全先行③互利协作④各领域全面合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出现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D.中苏关系缓和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缔结同盟关系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结伴而不结盟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①提出“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作出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④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13、1952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14、万隆会议不仅是亚非国家团结起来走向世界舞台的标志,也是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A.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C.消除了亚非国家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和分歧D.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15、中国在六十年代的外交被概括成“两个拳头打人”。对此认识全面的是A.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B.是中国取得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政策保障C.是中美关系的改善的重要原因D.带有明显“左”的色彩16、“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