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练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一、单选题1.已知,,成等差数列,则实数的值为A.B.C.D.【答案】C【点睛】等差中项的定义,若成等差数列,那么。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B.1C.D.2【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从而求出的值。详解:由有,,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有,所以,又,所以,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在等差数列中,若,且,则。3.已知等比数列中,,,,数列的前项和为,则()A.36B.28C.45D.3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可以先求出公比q,然后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到,从而得到为等差数列,再根据等差求和公式即可.详解:由题可得:所以,故,所以是以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选B.点睛:考查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先求出q=3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4.《张邱建算经》是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书中有一道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布,现一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布”,则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布的尺数为()A.B.C.D.【答案】B5.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A.6B.C.D.1【答案】B【解析】【分析】由韦达定理可得,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详解】因为是方程的两根,所以,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等比数列最主要的性质是下标性质:解答比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若则.6.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且,,成等差数列,则A.10B.12C.18D.30【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中档题.7.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1623----1662)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右图的表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里就出现了,这又是我国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从1开始箭头所指的数组成一个锯齿形数列:1,2,3,3,6,4,10,5,…,则此数列前16项和为()A.B.C.D.【答案】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方法,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数列求和的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两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且,则()A.B.C.D.【答案】C【解析】【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可设,即,进而求得,得到答案.【详解】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依题意有,所以,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其中熟记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的形式,合理应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属于中档试题.9.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D10.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则()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且,所以,因为公比,所以,所以.故B正确.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2对数的运算.11.已知等差数列中,,则项数为()A.10B.14C.15D.17【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和项性质由求,再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得,最后根据等差数列和项公式求项数.【详解】因为,所以,选C.【点睛】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项公式的变形,二是等差中项的变形,三是前n项和公式的变形.根据题目条件,认真分析,发现具体的变化特征即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解决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利用性质,特别是性质“若m+n=p+q,则am+an=ap+aq”,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12.已知数列,定义数列为数列的“倍差数列”,若的“倍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且,若函数的前项和为,则()A.B.C.D.【答案】B,,,,,,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项和,属于中档题.一般地,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