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课件目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康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01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程一般为2-4周。定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淋巴系统。定义与特点0102EB病毒感染EB病毒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通过唾液、血液等途径传播。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感染EB病毒并引发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01020304发热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持续数天至数周。咽峡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扁桃体肿大等咽峡炎症状。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压痛。其他症状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02休息与活动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饮食护理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发热护理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等。心理支持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庭护理指导01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02记录病情进展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和护理措施,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03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如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病情观察与记录预防感染0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源接触,加强患儿的口腔和皮肤护理。02预防出血避免患儿剧烈运动和碰撞,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03肝脾肿大护理定期监测肝脾大小和质地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03勤洗手、洗脸、洗澡,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避免与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人接触,特别是避免接触其唾液、血液等体液。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030201预防措施目前市面上有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疫苗,家长可以咨询医生为孩子接种。疫苗种类疫苗需要在婴幼儿期接种,一般是在孩子1岁左右进行。接种时间接种前应确保孩子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观察孩子有无不良反应。接种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适当锻炼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骑车等。保证充足睡眠孩子每天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恢复,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04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抗生素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休息与隔离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感染。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足够营养。护理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对于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的患者,可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中医治疗心理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康复05休息与活动饮食调整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源接触。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康复指导针对呼吸功能受限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深呼吸、吹气球等。呼吸功能训练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床上肢体运动、站立练习等。肌肉力量训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