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技站一年工作小结2010年我站在局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施了良种补贴项目,优质糯稻基地建设,顺利开展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狠抓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工作;广泛收集农情信息,强化信息处理,充分应用农情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全年生产工作任务得到圆满完成,粮油单产提高、粮食总产大幅度增产,油菜籽因面积减少而总产减少;大春努力克服了低温寡照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大春生产前阶段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大力推广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实现了种满种尽,为大春粮食生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全市粮油作物生产实绩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实现粮油单产提高、粮食总产大幅度提高,油菜籽因面积减少而总产减少。小春:油菜播种出苗期遭受长时大雨,出现严重涝灾死苗;去冬今春遭受长时轻度干旱,严重威胁大小麦生长发育。狠抓了防涝、抗旱工作,实现小春粮面积、单产、总产大幅度提高;油菜籽因面积减少虽然单产增加,总产仍然减少。大春生产从播种到移栽一直遭遇低温寡照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水稻烂种死苗严重,缺秧现象突出,秧苗素质差;中后期遭遇稻飞虱大面积爆发。狠抓了抗低温技术措施保秧苗,不育秧苗保满栽满插种满种尽,推广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保单产;配合植保站狠抓稻飞虱的防治,虫口夺粮保丰收。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94.03万亩,比上年减少2.79万亩,减2.88%。粮食作物播面69.43万亩,比上年增加104亩,持平。其中:小春粮食播面28.01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增3.88%;大春粮食播面41.42万亩,比上年减少1.03万亩,减2.44%。油菜播面90615亩,比上年减少6583亩,减6.77%。单产:所有作物单产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粮食作物单产402.32公斤,比上年增加0.32公斤,略有增加;油菜单产145.00公斤,增5.00公斤,增3.26%。总产:粮食总产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0.284万吨吨,第1页共5页增1.03%。其中:小春为8.295万吨,增加0.380万吨,增4.80%;大春19.639万吨,减少0.096万吨,减0.48%;油菜总产1.313万吨,减少509吨,减3.73%。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认真实施各种项目,落实惠农政策。实施2009年和2010年收获的小麦良种补44.40万亩,补贴资金444.04万元;油菜良种补贴项89869.9目亩,补贴资金89.87万元;水稻良种补贴35.75万亩,补贴资金536.21万元;玉米良种补贴2.57万亩,补贴资金25.74万元;合计91.71万亩,补贴资金107.27万元。(二)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全市实施水稻、小麦高产创建项目4.28万亩,攻关田验收平均产量水稻683.2公斤,小麦399.3公斤。项目区平均产量水稻624.6公斤,小麦391.75公斤分别比全市平均产量增产114.6、103.31公斤,分别增22.3%、35.8%;亩增收228.28元。增加粮食总产522.07吨,增收1043.88万元。1、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在富新、什地、新市建立小麦创高产示范片,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推广小麦新品种和带状免耕机播栽培技术。据市组织专家现场收打测产验收:百亩攻关片小麦平均亩产399.3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288.44公斤)增加110.86公斤,增产38.43%;千亩展示范片小麦平均亩产394.1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105.66公斤,增产36.63%;万亩示范区富新片区小麦平均亩产392.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104.06公斤,增产36.08%;新市片区小麦平均亩产391.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102.56公斤,增产35.56%;小麦辐射区平均亩产321公斤,比全县平均亩增32.56公斤,增产11.29%。2个小麦万亩示范区共增产小麦206.62万公斤,增收371.916万元;小麦辐射区共增产小麦55.35万公斤,增收99.634万元;示范区和辐射区总增产261.97万公斤,增收471.55万元。2、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在新市、什地、富新分别建立了2.0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主要技术为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据XX市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收打测产验收:百亩攻关片第2页共5页水稻平均亩产683.2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510.5公斤)增加172.7公斤,增产33.83%;千亩展示范片平均亩产631.8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121.6公斤,增产23.80%;万亩示范区均亩产624.6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114.1公斤,增产22.3%;辐射区平均亩产601.4公斤,比全县平均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