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2024年开发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加强防范力度,提高防范水平,建立健全电信网络诈骗应急响应机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障开发区社会和谐稳定。二、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依法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手段,全面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3.宣传教育原则:广泛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4.信息共享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实现联防联控。5.科技支持原则: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作用。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第2页共4页1.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和防范知识。2.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开展适龄青少年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4.设立电信网络诈骗举报专线,鼓励广大市民主动提供线索和举报,举报人可享受举报奖励。5.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提供咨询和援助,及时披露典型案例和预防措施。(二)构建协同机制1.成立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统筹协调工作。2.加强开发区公安机关的组织建设,建立电信网络诈骗警示基地,提高技术鉴别和调查处理能力。3.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和屏蔽黑名单号码和恶意网站。4.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协作,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电信网络诈骗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整体合力。5.建立开发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协助机制,协助受害人追回被骗金额。第3页共4页(三)提升技术手段1.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对诈骗电话、短信、邮件等的判断和识别能力。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合作,优化电话、短信和邮箱安全过滤系统,阻止垃圾信息和诈骗信息的传播。3.加强反欺诈技术建设,推动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挖掘电信网络诈骗的规律和特征,提前预警和打击诈骗活动。4.加强对公共Wi-Fi网络的监管和管理,规范网络接入认证机制,防止黑客攻击和用户信息泄露。(四)加强执法和打击1.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集中受理和审判机制,加快办案进程。2.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追捕和打击,提高打击力度和效果。3.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破案打击,打击组织者和幕后黑手。4.提高对典型案例的宣传曝光,增强打击力度和震慑效果。四、保障措施1.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经费的保障,确保预算落实到位。第4页共4页2.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的组织和督查,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3.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4.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防范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五、监督与评估1.建立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的监督机制,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2.定期组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的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的绩效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六、预期效果通过全面落实上述措施,预计能够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提高广大市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维护开发区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