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章末归纳提升科学家共同的品质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牛顿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发现,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2.正确的科研方法(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见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3)坚持不懈勤奋探索。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关注国家民族、全人类生存,强烈的责任感,以工作为快乐,以成功为享受。4.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所具有的一般优秀品质不包括()A.开拓创新B.艰苦奋斗C.单打独斗D.善于协作【解析】C项并非优秀品质,事实上,任何一项重大成就都离不开团队的协同作战。【答案】C综合检测(六)(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按序分类,体现了进化演变思想的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几何原本》【解析】《本草纲目》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答案】A2.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目的是为了()A.帮助父亲更好地行医B.名扬天下C.纠正过去医书的错误D.入朝为官【解析】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发展我国古代医书中有很多错误,危及人的健康,为此他几乎花费一生写作《本草纲目》,以指正前人的错误,造福人类。【答案】C3.假如你是詹天佑,你将不可能亲眼见证()A.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B.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D.中共一大召开【解析】詹天佑于1919年病逝,而中共一大于1921年召开,故D项符合要求,A、B、C三项都能由他亲眼见证。【答案】D4.“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铁路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此中人物是指()A.牛顿B.詹天佑C.李四光D.爱因斯坦【解析】从“初建铁路”“铁轨”这些有效信息可知,此材料与詹天佑有关。【答案】B5.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从理论和实践上批驳了这一“中国贫油论”的是()A.李时珍B.李四光C.詹天佑D.毛泽东【解析】1954年,李四光用科学的理论论证了中国存在3个含油区,后来陆续发现大庆、大港等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答案】B6.李时珍、詹天佑和李四光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B.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C.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D.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解析】A、B、C三项是三位科学家的共同之处,但李时珍与D项不相符。【答案】D7.苹果落地引起了牛顿的思考,他发现了()A.万有引力定律B.力学三大定律C.光谱学D.光的波动说【解析】苹果落地触发了牛顿的灵感,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8.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带着华夏儿女的梦想再叩苍穹,奔向太空,这应用了()A.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方法B.牛顿经典力学原理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D.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解析】宇宙飞船的发射及进入轨道利用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9.1944年12月,爱因斯坦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1945年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他还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1946年5月,他又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并担任主席。爱因斯坦这些行为的主要目的是()A.倡议各国科学家不要研制原子弹B.宣扬自己反对非正义战争的坚定立场C.敦促美苏结束“冷战”对峙局面D.促使社会认识核战争的严重后果【解析】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爱因斯坦主张研制原子弹,以消灭法西斯。B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C项与题意无关。D项准确反映了题中材料的核心内容。【答案】D10.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是()①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②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③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