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总结专题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地区分布不平衡;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②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③国际能源(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冲击较大。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①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④稳定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⑦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各省区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对应关系。下图依据1995~200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和平均能源程度的关系把省区分为高经济增长+低能耗、低经济增长+低能耗、高经济增长+高能耗及低经济增长+高能耗地区。读图,回答1~2题。1.下列省份中能源利用率最低的是()。A.贵州B.内蒙古C.海南D.天津2.为了优化GDP和能源强度的关系,我们应该()。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加强勘探技术,提高能源开采能力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能源保护,禁止开采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能源利用率最低的省份应当是高能源消耗、低经济增长的地区。第2题,优化GDP和能源强度的关系就是要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些措施都能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而提高能源开采能力或禁止开采资源都无法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答案】1.A2.B专题2主要自然灾害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等的比较成因危害分布多发原因基本特点防御措施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建筑物被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分布广泛、危害巨大、伤亡严重、突发性强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稀少、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多与地震带分布一致自然因素: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多地震,暴雨集中。人为因素:对植被破坏严重,不当的工程建设山区暴发的包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的比较成因危害防御措施台风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加强预报,及早防护暴雨锋面、气压系统造成短时间的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加强预报,加强绿化,加强防洪工集中降水过程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易产生洪涝灾害程建设洪涝暴雨、大暴雨造成的地表水泛滥水位急涨,大面积积水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强绿化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大气缺少水汽、地表水少、土地干燥、严重缺水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加强预报,及早准备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回答第3题。3.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②两图坡面岩层结构都是完整的,不易发生滑坡。④图的坡面岩层大致沿水平方向排列,不易发生滑坡。③图岩层向路面倾斜,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答案】C下图分别示意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读图,回答4~5题。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