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最新考纲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考纲解读1.两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论分析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复制及相关计算3.基因与DNA、染色体、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4.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相关计算6.中心法则的内容及相关内容的区别、联系和应用7.基因与蛋白质及性状的关系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时间、人物1928年英国科学家①________1944年美国科学家⑨________和他的同事实验材料R型细菌②_____________R型活菌,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荚膜S型细菌③____________实验过程Ⅰ将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④________R型活菌和SDNA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Ⅱ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⑤______R型活菌和S蛋白质混合培养―→⑪________Ⅲ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R型活菌和S多糖荚膜混合培养―→鼠体内―→⑥________⑫________Ⅳ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⑦________R型活菌与用DNA酶处理的SDNA混合培养―→⑬________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⑧________SDNA是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即⑭_________知识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知识点三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所以说○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判断正误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体内转化实验作基础()。2.艾弗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3.转化的实质是基因突变()。4.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不能直接将噬菌体放在培养基上()。5.同时用35S、32P标记一组噬菌体实验效果更明显()。6.有细胞的生物以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7.有少数病毒不含DNA,只有RNA,此时RNA才是遗传物质()。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自我校对:①格里菲思②菌体无多糖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毒性③菌体有多糖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毒性④小鼠不死亡⑤小鼠死亡⑥小鼠不死亡⑦小鼠死亡⑧转化因子⑨艾弗里⑩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⑪只有R型菌⑫只有R型菌⑬只有R型菌⑭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35S⑯32P⑰35S⑱32P⑲宿主细胞内⑳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外○宿主细胞○DNA○RNA○DNA○DNA判断正误:1.√2.√3.×4.√5.×6.×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项目内容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实验原理S型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单独地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体内转化实验流程:体外转化实验流程: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1.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2.两个转化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注意①格里菲思实验第4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弗里S型菌的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型菌和S型菌都有,但是R型菌多。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氢键断裂变性失活后随温度降低又恢复活性(类似于PCR扩增)。③转化导致的变异方式类似于转基因技术,故应界定为基因重组。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实验操作过程,二是实验的目的,三是考查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全国卷近几年没有命题,为冷考点。【典例1►】(·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蛋白质R型②R荚膜多糖R型③RDNAR型、S型④RDNA(经DNA酶处理)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含有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的培养皿中没有S型细菌的产生,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A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