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物变异、进化、育种最新考纲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7.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Ⅰ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9.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Ⅰ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探究实验2.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1.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意义2.基因重组在杂交育种和基因治疗上的应用3.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的特征及判定4.单倍体的概念、特征及在育种上的价值5.三种可遗传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及流程设计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7.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8.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贡献和局限性9.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等概念的判定及相关计算10.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形成原因的实验探究1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探究12.常见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及监测、预防措施第1讲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一基因突变知识点二基因重组知识点三染色体结构变异想一想:如何确认生物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四染色体数目变异思一思:(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单倍体育种为什么能缩短育种年限?知识点五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判断正误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片段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4.基因突变的利害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在某一环境中可能是有利的,而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是有害的()。5.——生殖细胞突变可传给后代,产生新性状出现死胎、畸形胎等先天性疾病均有可能()。6.——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传代,但往往给突变的个体带来伤害()。7.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一定进行重组()。8.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移接、转基因技术都属于基因重组()。9.染色体变异一般涉及很多基因,而基因突变一般只涉及一个基因()。10.缺失、重复、易位、倒位都会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改变()。11.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12.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未必是二倍体()。图示常见多倍体学习笔记:自我校对:①缬氨酸②异常③DNA复制④转录⑤翻译⑥a⑦蛋白质⑧基因突变⑨=====⑩替换⑪增添⑫缺失⑬物理因素⑭化学因素⑮普遍性⑯随机性⑰低频性⑱不定向性⑲多害少利性⑳新基因○生物变异○有性生殖○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基因○排列○形态○功能○非同源染色体○受精卵○两○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都比较大○含量增加○秋水仙素○萌发○纺锤体○加倍○不育○缩短○纯合子○分生组织○纺锤体议一议:在DNA复制时,稳定的双螺旋首先解开形成单链DNA,这时DNA的稳定性会大大下降,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使原来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导致基因发生突变。想一想: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因此通过观察该生物具有分裂增生能力的组织中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结合相应症状就能确认。思一思:(1)人工诱导多倍体,就是利用秋水仙素或低温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部位,或者说是细胞有丝分裂旺盛的部位,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使植物体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多倍体。(2)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就可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一般可用两年时间完成,而常规的育种方法一般要连续自交、逐代选择淘汰,所以获得一个纯系一般需5~8年时间。判断正误:1.×2.√3.×4.√5.√6.√7.×8.×9.√10×11.√12.√,生物的变异概述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的比较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是否变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遗传情况变异能在后代中再次出现变异性状仅限于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