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聚落的区位条件,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寻求有利于上述地理现象发展的条件。根据图上等高线特征,分析甲地位置的优越性如下所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多条道路相交→交通便利。答案C读下图,回答2~4题。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4.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解析第2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第3、4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答案2.A3.B4.A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5~7题。5.村落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逃避野兽袭击6.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A.地形、气候B.气候C.河流、地形D.矿产资源7.图中村落属于()。A.条带状村落B.放射状村落C.集中式村落D.圆形村落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村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甲聚落若发展成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受河流影响外,该地等高线稀疏,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答案5.C6.C7.A墨脱公路工程于年完成工程施工。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实现了公路通达。读图回答8~9题。8.关于在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级较低,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9.关于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布在北部,地势低,气温高[B.分布在河谷,取水方便,有便利的水运C.分布在北部,地形抬升,降水较多D.分布在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答案8.D9.D(·丽江一检)年12月22日宜万铁路开始运营。宜万铁路穿过恩施大峡谷,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是我国沿长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0~11题。10.宜万铁路工程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C.线路长,工程量大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11.下列关于宜万铁路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全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合理B.降低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C.带动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D.加强了东西交通联系[解析第10题,宜万铁路经过湖北、重庆,沿线穿过大量峡谷、山脉,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故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第11题,宜万铁路对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没影响。答案10.D11.B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图中公路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成都平原D.内蒙古高原13.丁地最可能是()。A.山顶B.陡崖C.山谷D.鞍部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图中公路①为乡村公路,其走向大致与等高线一致,因此该地地表崎岖,最接近云贵高原地形特点。第13题,公路②为高等级公路,因丁处附近修有隧道,结合乡村公路在该地的走向,可以判断该地为山脊或鞍部。答案12.B13.D下图中a城镇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三个城镇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镇发展最快,a城镇发展最慢。据此回答14~15题。14.a城镇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