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规范专项练(三)专项一高考命题角度练角度一从认识、启示、评价、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1.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解析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条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从积极方面评价近代条约。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法制化、税收制度更公平、透明。故选B项。答案B2.某小说里有这样的情节: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进入知府衙门,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立刻把这几个人交给我带回去”。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指明要捉拿的会党,不便交给教士带走,却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这个故事的背景可能是()。A.明朝末年的杭州B.清朝初年的北京C.清朝末年的上海D.民国初年的南京解析小说情景说明了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这应该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B。民国时期已经没有了知府、总理衙门等称谓,排除D。答案C3.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解析根据“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此处未涉及进步与落后的界限问题,也未从道德上肯定之,更未涉及该运动的历史真相不明问题,故A、B、C三项都错误。义和团反对列强的侵略,有维护民族利益的正义性和价值,但又把列强与西方先进文明不加区别地一概反对,故多种相反的信息纠结在一起。因此D项较为准确。答案D角度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角度命题4.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A.成立同盟会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武昌起义D.发起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结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由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答案B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解析从材料“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为资本输出,选择C项。答案C6.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临时约法》特别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实行总统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理解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在责任内阁制下,总统只是处于“虚尊”地位,一般不掌握行政权力。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内阁,形式上虽由总统下令,实际上内阁不须听命于总统,它由议会产生并对国会负责。答案A角度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7.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B.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