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四川德阳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的密度的大小C.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解析不同种群其年龄组成不同;种群密度大小不仅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还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并受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的影响;一个种群应包括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包括幼年的、成年的及老年的个体)。答案D2.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解析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故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种群数量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答案B3.(·德阳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解析人口出生率不完全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还会受社会因素及生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答案C4.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活动范围小的跳蝻、蚜虫和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一般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B、D项错。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不能受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的影响,C项正确。答案C5.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答案A6.(·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6)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D.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解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A错误;增长速率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B错误;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答案C7.(·南京一模)图中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A点时的增长速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速率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解析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非恒定不变。答案A8.(·河南开封)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