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化学计算考点1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样题1】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5mol/L的H2SO4溶液pH=1B.0.001mol/L的NaOH溶液pH=11C.0.005mol/L的H2SO4溶液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解题指导】选A。解答本题需注意题中涉及的溶液温度为100℃,而不是25℃,此时KW=1×10-12。A项,c(H+)=0.05mol/L×2=0.1mol/L,pH=1,A项正确;B项,c(OH-)=0.001mol/L,c(H+)==1×10-9mol/L,pH=9,B项不正确;C项,H2SO4溶液中c(H+)=0.005mol/L×2=0.01mol/L,NaOH溶液中c(OH-)=0.01mol/L,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溶液显中性,pH为6,C项不正确;D项,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OH-)==1×10-1mol/L,则50mL×10-3mol/L=V(NaOH)·10-1mol/L,V(NaOH)=0.5mL,D项不正确。【考纲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了解溶液pH的定义和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有关pH的计算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这类题更加突出了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考点2与电化学有关计算【样题1】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4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mol·L-1【考纲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掌握与电化学有关的化学计算。此类题型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种形式,其计算技巧一是根据电极反应方程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二是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高考中既可以在选择题也可以在简答题、计算题中利用电化学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例如: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SO4∽4H+∽2Cu∽O2↑∽4e-320g4mol128g22.4L4×6.02×1023m(g)x(mol)V(L)N(个)然后根据已知和未知条件列比例求解。2、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荷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1)在电解池中n(e-)=(阴极)n(还原产物)×N(+e-)=(阳极)n(氧化产物)×N(-e-)(2)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放氢生氧型的电解池)n(e-)=n(H2)×2=n(Cl2)×4=n(OH-)考点3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综合计算【样题1】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g。(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解题指导】(1)根据反应关系可以判断所给K的质量过量,应该用KNO3的量计算生成的K2O,设生成的K2O的质量为x。10K+2KNO3=6K2O+N2↑2×101g·mol-16×94g·mol-110.1gx则有:g1.10molg10121=x1molg946解得:x=28.2g(2)根据题给条件杂质中不含氧,所以样品的氧全部来自K2O2,根据K2O2的组成可以看出,每32g氧对应110gK2O2,若设样品总质量为1g,则含氧为0.28g,因此若设样品中K2O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