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之历史答题风暴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以下是某历史课上的板书设计的一部分。从该板书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资本主义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②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③“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2.(·福州模拟)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C.1832年的议会改革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3.(·福州模拟)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5.(·龙岩模拟)历史学习中,史冀同学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下图),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A.渐进性B.多样性C.曲折性D.偶然性6.(·漳州模拟)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体制之下,国王的作用在于()A.凝聚民族精神B.确定内阁人选C.开展国务活动D.推动世界和平7.1801年,内阁首相小皮特就爱尔兰天主教问题副署了《解禁法案》,立即引起英王乔治三世的不满,面对国王的压力,依旧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小皮特被迫辞职。这一史实表明()A.英国责任内阁制成熟B.议会与内阁相互制约C.英王违反了《权利法案》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一定作用8.(·济南模拟)1787年宪法制定者富兰克林去世后,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1787年宪法中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措施是()A.推翻君主专制政体B.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D.确立联邦制9.(·福州模拟)1913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霍姆斯认为,“如果我们丧失了宣布国会立法无效的权力的话,我不认为美国走到尽头了。但如果我们不能宣布几个州的法律无效的话,我认为联邦就会陷入危机。”这表明,他强调的是维护美国政治体制中()A.分权制衡原则B.联邦至上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契约神圣原则10.(·莆田模拟)年6月17日,美国众议院10名议员因奥巴马未经国会批准出兵利比亚,耗资达7.16亿美元,而向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总统违法。由材料不能得出()A.体现了美国分权与制衡的政治原则B.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C.联邦法院有审判违宪总统的司法权D.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11.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2.右图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标题为“别争了,我们都一样”。以下选项与作者观点相一致的是()A.“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B.“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C.“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D.“在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