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之历史答题风暴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龙岩模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陈化成2.(·三明模拟)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3.(·福清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6.(·南平模拟)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里,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中国人遭受了重大的灾难,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最恶劣的是()A.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实施细菌战和使用化学武器B.侵占我国大片国土,严重破坏了我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C.导致中国经济面临崩溃D.扼杀中国近代化进程7.右图是近代英国一本非常流行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中名为“小矮子打倒大个子”主题中的某一幅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讽刺太平天国起义,外国列强观望的历史B.讽刺甲午战争中日本挑战大清帝国的史实C.讽刺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D.讽刺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坐视不管8.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辛丑条约》的签订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福建六校模拟)“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11.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12.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