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3/4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语文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荆杞(qǐ)安谧(bì)缱绻(quǎn)风烛残年(zhú)B.凭轩(xuān)累赘(zhui)掂量(liàng)风尘仆仆(pú)C.弱冠(guān)坼裂(chè)羸老(léi)清风夜唳(lì)D.渚清(zhǔ)追溯(sù)邂逅(xiè)热泪盈眶(kuàng)解析A“”项谧读mì;B“”项量读liáng;C“”项冠读guàn。答案D2.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B.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C.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D.新鬼繁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解析A—项潇潇萧萧。B—项爷耶。D—项繁烦。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B.行人但云点行频但:只C.艰难苦恨繁霜鬓苦:痛苦D.危樯独夜舟危:高高的解析C项苦:甚,极。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B.行人弓箭各在腰C.牵衣顿足拦道哭D.县官急索租解析A项山东:古义,崤山或华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B项行人:古义,出征之人;今义,在路上走的人。D项县官:古义,官府;今义,一县的长官。答案C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5)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2)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3)吴楚东南坼(4)不尽长江滚滚来(5)月涌大江流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12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意象: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7“”.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直传为千古绝唱,请对本联的内容和表达进行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此两句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抒发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辛酸悲苦的心情。8“”“”.阅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请从艰难一词中分析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本原因,并概括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艰难一语双关:既因为个人生活艰辛,遭遇坎坷,也因为国家连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销愁无门的苦闷情感。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题。(11分)暮归杜甫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①。年过半百不称意,明白看云还杖藜。【注】①鞞:军鼓。9“”.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击柝、捣练。10.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此评不正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抒发了作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同步训练 语文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