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区域农业发展【文综地理卷·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9)】L4L5L7M1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2~34题。32.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3.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答案解析】32.B33.D34.C解析:32题,该地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少,修建水库主要是为了储蓄水源为城镇居民提供生产时候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故选B。33题,该地气候干旱,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源更加紧张,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等,而在干旱的地区更适宜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以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以及营造防护林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故选D。34题,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急剧扩大种植业可能是以破坏森林、草原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短期经济效益会增加但长期经济效益会下降,加剧地区的贫富差距,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中亚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水利工程的作用及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过度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地理卷·届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9)】D1L7M126.(20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丙河瀑布以上河段的自然地理状况及其流向。(6分)(2)甲乙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3)当地政府计划引进甲地的生产经验,在戍地建设“本国的粮仓”。你是否赞成当地政府的计划?请说明理由。(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比及农业区位【答案解析】26.(20分)(1)自然地理状况:该河段支流较长;流速和缓;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任答2点可得4分)流向:总体呈西北向东南流(2分)解析: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势坡度小,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使得河流支流长,流速缓、水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2)甲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纬度高,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任答2点可得4分)乙地:(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判断出)乙地地势地平,有内流河注入,雨季容易积水;甲乙地处于内陆,东侧地势高,减弱了东南信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少;乙地所处纬度低,气温较高,干季降水少,蒸发旺盛。(任答2点可得4分)解析:甲地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下冻土层的分布不利于水分下渗,河流多,河水泛滥等;而乙地地势平坦,由于内流河的注入,雨季积水,地处内陆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3)赞同:气候温和,热量充足;土地肥沃,后备耕地丰富;周围有多条河流发育,水源丰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大。(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反对:该地地表有一定起伏(起伏较大),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低;该地交通较为落后;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旱涝灾害严重,灌溉系统薄弱;热带气候,农作物病虫害突出。(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赞成观点:从该地自然条件、粮食需求方面分析有利于粮食生产,反对观点:从地形起伏大,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旱涝灾害等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从图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地理卷·届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9)】K2L7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9~11题。9.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