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单元病句【语文卷·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E019.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4分)①名人故里之争不能不说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异化有很大关系。②各地方政府无非是出于为本地打造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考虑。③此目的在一个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的政府那里,虽然很正常,但也说明,地方政府的职能已经异化。有语病的句子是:(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有语病的句子是:③(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此目的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自己主要任务(2分)解析:修改病句的前提是辨析,先找出病句的所在,然后按照保持原意、多就少改、能调不改的原则,进行针对性调整。【思路点拨】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查找病因,应先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作分析,而后进行修改。判别病句的常用方法如下:1.结构紧缩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使用紧缩法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2.造句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难以确定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3.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4.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语文卷·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E0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信息化的今天,中秋民俗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是华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B.昨天上午,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主城和开发区的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雨雾,请注意防范。C.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D.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造成的损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C解析:A项,“民俗”不能是“节日”,搭配不当;B项“主城和开发区的大部分地区”歧义,“主城和开发区”并列不当;D项“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句式杂糅。【思路点拨】搭配不当题解题技巧: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止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3.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4.修饰限制成分搭配不当。这类搭配不当,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等。【语文卷·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E0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尾随SARS的不期而至,也许能够促使人类学会怀疑在对技术理性近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