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备战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的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半透膜C.细胞壁具全透性D.水分子可以自由出入细胞2.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3.如下图所示,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分布方式为()4.苋菜无论怎么用清水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此现象说明()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5.如图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Δh。请问Δh主要取决于()A.A液和B液的溶质分子大小B.A液和B液所在管的粗细C.A液和B液的溶剂是否相同D.A液和B液的浓度差大小6.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全透性膜,则该细胞()A.缩小B.膨胀C.死亡D.生长7.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Z的浓度最高B.溶液Y的浓度最低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8.下面关于质壁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必须有大液泡B.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失水C.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质壁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9.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细胞膜外表面有些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为糖蛋白B.②和③大都是运动的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无关D.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10.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11.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12“”.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静态结构不能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A.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变形虫的变形运动C.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13.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美无缺D.随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1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①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