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5课一、选择题1.“欧洲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反映的主要趋势是()A.西欧一体化的发展B.西欧与苏联的联合C.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D.欧洲统一运动的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声音”指西欧的一体化。2.读《欧洲共同体》图,其中不属于欧共体首创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考查识图能力,欧共体的首创国指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不包括英国。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A.苏联和东欧各国B.日本和西欧大国C.中国D.英国【答案】B【解析】既是美国的盟友,又在20世纪70年代同美国竞争的只能是日本和西欧大国。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联合国的成立C.欧共体的成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答案】C【解析】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欧共体的形成。干扰项是D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故排除该项。5.下图是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B.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的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经济滞胀”【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人物的语言、座位的分布可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故选B项。6.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在国际舞台上体现这一声音的历史事件有()①1948年马歇尔计划提出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体现戴高乐观点的历史事件应该是欧洲走向联合,排斥美国的史实。①和③体现了两极格局下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排除。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行一次“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活动小组征集到的宣传口号,哪一个最合适()A.最大最强,唯我独尊B.行者无界,政令一统C.同音同想,共创辉煌D.你我相融,不分彼此【答案】C【解析】欧共体自成立以来,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不断增强在国际重大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和相同的声音,故选C。A项错在“唯我独尊”;欧共体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还未完全达到经济政治一体化,排除B、D两项。8.(·山东·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时期正是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扶持日本,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故答案为A。所给材料并没有涉及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也没有关于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处于两极对立,没有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9.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答案】B【解析】经济决定政治。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要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10.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美日西欧三极矛盾突出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答案】B【解析】由“盟国”可知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