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模拟卷(五)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林则徐在1845年日记中记录他在某地的见闻:“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面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之利为之也。”文中提到的“卡井”()①由汉代中原农民所创②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地区③成功解决了岷江水患④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加强对岭南地区管理的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A.地方上开始设置郡县B.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C.地方长官实行世袭制D.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4.对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5.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从中可以获悉当时()A.农村集市开始出现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6.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著《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有可能被记录在《农书》中的是()①木活字②水排③转轮排字法④铜活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A.王阳明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8.1740年,中国1两银换800文铜钱,而到1828年时,1两银直隶值2500文铜钱,在山东值2600文铜钱。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A.正常贸易持续入超B.对外贸易长期出超C.鸦片走私无法禁绝D.商品市场普遍萎缩9.毛泽东在谈及民族工业发展时说:“……(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以下民族企业是张謇创办的是()A.保兴面粉厂B.继昌隆缫丝厂C.苏经缫丝厂D.大生纱厂10.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B.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D.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2.下图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目录1、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2、割据地区现势3、军事一些问题4、土地一些问题5、党的组织问题6、革命性质问题7、割据地区问题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革命论》13.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战役14.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15.1963年年底至1964年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