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男耕女织B.重农抑商C.土地兼并D.精耕细作2.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3.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A.冶铁业的进步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D.已经有了养蚕业4.张生在街口听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据此判断张毕最早应该生活在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5.一位外国史学家认为:“明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明清之际A.传统农业的衰落B.手工业的衰落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D.“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6.《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的表述:“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肯定了A.新航路开辟的作用B.工业革命的作用C.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D.工人运动的作用7.新航路开辟后,下列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西班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8.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白银,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人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恰当的是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的流动更为活跃D.中国实际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10.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内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下降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D.中国棉纺织价格下降11.康有为曾经上奏折称:“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他主张A.禁止缠足B.剪除发辫C.引进机器D.富国强兵12.火柴大王刘鸿牛说:“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民国初年)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①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②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③民国政府奖励工商,倡导使用国货④三大改造的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④13.有人形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和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可谓是这个时代民族企业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采用机器生产B.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C.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D.都是外商在华投资企业14.下列有关近代电讯邮政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B.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C.民国时期,邮政得到进一步发展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无从发展15.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穿的袍服。进入近代以后,经过不断改良,逐渐变为女士的流行服装。从右边一组图片中可以看出近代旗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