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节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性质1.B下列说法正确的()A.Cl的半径比Cl大B.Cl2和Cl都有毒性C.Cl、Cl和Cl2都呈黄绿色D.Cl2和HClO及Cl都是强氧化剂2.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的成分是氯分子和水B.可用鼻子直接靠在集气瓶口闻氯气的气味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D.实验中,可用水吸收剩余的氯气3.B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4.C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氯水颜色变浅,甚至褪色的是()①镁粉②NaOH③Na2CO3④AgNO3⑤铁粉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B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Cl2)D.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6.B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在密封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7.C如图,从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A.浓H2SO4B.NaOH溶液C.H2OD.饱和NaCl溶液8.A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①CO2;②HCl;③H2O;④O2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9.B如图所示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氯气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铝与氯气反应的是()A.aB.bC.cD.d10.C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化学式,但知道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①G→Q+NaCl②Q+H2OX+H2③Y+NaOH→G+Q+H2O④Z+NaOH→Q+H2O+X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低到高的顺序为()A.QGZYXB.GYQZXC.GYZQXD.ZXGYQ11.C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Cl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12.C在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溶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l)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实验现象原因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__________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色_________________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节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性质1.A2.C3.D4.D5.B6.B7.AB8.A9.D10.B11.D12.(1)分液漏斗;B(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M;过滤(3)Cl2+2OH-=ClO-+Cl一+H2O(4)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黄绿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