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西方人文精神及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名校联考)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智者的教育活动()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解析:选A根据材料“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并结合所学可知,智者的教育活动与雅典民主政治注重演讲,阐述政治主张的情况相适应,故A项正确;智者的教育活动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不一定是对真理的追求,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智者学派,故D项错误。2.(2019·郴州一模)1530年,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受到广泛欢迎。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该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表明文艺复兴()A.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B.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C.推动宗教生活世俗化D.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解析:选D材料“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中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世俗生活的文明化,故选D项;材料是对世俗生活的规范,与教育世俗化、价值观点的变化以及宗教生活世俗化均无关,排除A、B、C三项。3.(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A.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B.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C.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D.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解析:选B“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不能表明“神是人造”,故A项错误;“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体现了人文的精神,故B项正确;“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不能体现反宗教的精神,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不是宗教改革,故D项错误。4.(2019·唐山摸底)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解析:选B世俗贵族代表封建地主利益,他们阻碍、反对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由材料“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可知市民阶级与贵族阶级共同反对罗马教廷,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宗教改革而非文艺复兴,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对罗马教廷的反抗而非建立廉俭教会,故D项错误。5.(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康德说:“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这说明康德主张()A.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B.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C.人要勇于批判与反思D.建立公正的和谐社会解析:选C“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强调批判与反思,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显示个人权利就是自由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理性的归属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社会的要求,排除D项。6.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