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周测试题(11.12)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C-2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SO42-、H+B.Ba2+、Na+、HCO3-、NO3-C.Na+、NO3-、K+、Cl-D.Ca2+、NO3-、Cl-、CO32-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3.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将一小粒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一小粒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HCl反应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④将两小粒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粒直接投入水中,另一粒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则二者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5.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铝箔在空气中不易燃烧B.用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熔点高D.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6.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D.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7.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H2SO4稀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9.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是不同的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10.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在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HClB.4mol/LHNO3C.8mol/LNaOHD.18mol/LH2SO4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B.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D.2g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g12.金属Na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NaHCO3溶液B.KCl溶液C.Na2SO4溶液D.CuSO4溶液1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铝热反应原理是炼铁最常用的反应原理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C.Na2O2和Na2O均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15.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可以与CO2反应且产物相同D.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