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希腊城邦制度》序曰:“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其中“多中心”是指()A.城邦林立B.派系众多C.经济繁荣D.文化多元2.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材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为()A.公民是城邦主人B.城邦包含了公民C.公民从属于城邦D.公民是城邦的人3.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A.执政官们的坚决改革B.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D.广大平民的长期斗争4.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D.实行财产等级制度5.下列图片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图一图二A.小国寡民,集体执政B.直接民主,陶片放逐C.人民主权,抽签选举D.公推直选,轮番而治6.下列两幅关于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①公民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②当时的雅典是以成年男性公民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③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④家庭和睦的妻子才能参加公民大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7.伯里克利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A.民主的广泛性B.决策的科学性C.程序的复杂性D.公民集体参政8.《世界史·古代史编》写道:“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以便于这些上层分子掌握实权”,这个“漏洞”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9.古代雅典学者曾言:“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的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判断()A.戏剧公演成为了雅典人生活的一部分B.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C.戏剧公演有助于雅典人形成身份认同D.观戏津贴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热情10.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A.法治原则B.集体决策C.直接参政D.轮番而治11.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12.《十二铜表法》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C.保留罗马法注重形式的传统D.维护罗马法律的权威性13.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B.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C.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1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D.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15.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