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5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1.(6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2.(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吃馒头时越嚼越感觉甜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C.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D.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羊毛衫上沾有奶渍时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3.(6分)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2I﹣=2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Ca充分反应,生成11.2gFe4.(6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C.配制175mL0.10mol•L﹣1盐酸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5.(6分)某同学设计如图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Y、Z元素分别为N、P、O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C.原子半径:Z>X>Y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6.(6分)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D.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molX最多只能与1molH2加成7.(6分)把3molP和2.5mol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M(g)+2N(g)经5mim反应达平衡时,测知生成1molN,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B.Q的转化率为25%C.Q的平衡浓度为1mol/LD.x的值是2二、实验题:共15分8.(15分)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对Cl2与Na2S2O3的反应进行探究(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加热i.A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C中液面上方有白雾,溶液中开始出现少量浑浊;ii.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大量黄色沉淀.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中白雾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中浊液过滤后,取少量滤液用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查阅资料:a.S2O32﹣有较强的还原性b.酸性条件下S2O32﹣迅速分解为S和SO2(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中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3)C中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4)为检验C中是否有SO2生成,需进行的操作是.(5)C中滤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利用该现象可证明Na2S2O3被Cl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乙同学认为,C中滤液用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也能证明Na2S2O3被Cl2氧化,丙同学认为不能证明,理由是.三、填空题:共13分9.(13分)(1)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已知25℃时:C(石墨)+O2(g)═CO2(g);△H1=﹣394kJ•mol﹣1C(石墨)+O2(g)═CO(g);△H2=﹣111kJ•mol﹣1H2(g)+O2(g)═H2O(g);△H3=﹣242kJ•mol﹣1试计算25℃时CO(g)+H2O(g)═CO2(g)+H2(g)的反应热kJ•mol﹣1.(2)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②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填“是”与“否”),此时v(正)(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你判断的依据是.③若降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