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18全国卷Ⅰ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比较、背景类中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同认识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二、三、五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2018全国卷Ⅱ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概述、原因类联合国的产生2018全国卷Ⅲ(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内容、作用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英法对德经济封锁2017全国卷Ⅰ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内容类、影响(意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开罗会议中美政府首脑会晤2017全国卷Ⅱ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背景类、原因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2017全国卷Ⅲ(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比较类、原因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2016全国卷Ⅰ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原因类越南战争、直接军事冲突2016全国卷Ⅱ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比较类、原因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反战活动2016全国卷Ⅲ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内容类、原因类1918年,威尔逊、“十四点”计划2015全国卷Ⅰ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原因类、归纳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戴高乐、法国抗战与复兴2015全国卷Ⅱ(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背景类、说明类、作用类现代,苏联、原子武器2014全国卷Ⅰ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比较类、原因类、作用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4全国卷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比较类、作用(意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远征军题型一从评价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例1](2017·全国卷Ⅱ,46)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题型二从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历史的认识[例2](2018·全国卷Ⅲ,46)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