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一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六)课题:物质的检验【重点基础知识部分】1.物质检验通常有三类,其中鉴定指鉴别指推断指2.物质检验的要求和步骤(1)要求: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用量廉价少(2)步骤: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具体做到: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在检验。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只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③要“先现象,后结论。”3.常见物质的检验及方法:物质的常见检验方法笼统地讲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性质检验,如颜色、气味、水溶性。化学法就是利用特征反应检验。(1)气体的检验方法:鉴别时要尽可能的使用物理性质加以鉴别,即使使用化学性质,尽可能多用滤纸,可按下列顺序鉴别:①观察②试纸测试③点燃④使用化学试剂背过检验下列气体的实验方法Ⅰ.氯气: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毒;①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②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褪色Ⅱ.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①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颜色;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氨气:无色刺激性气味;①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用蘸浓盐酸玻璃棒靠近冒白烟Ⅳ.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毒;①使燃着木条熄灭;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Ⅴ.乙烯:无色稍有气味;①点燃,火焰明亮(少量黑烟);②使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Ⅵ.氢气:无色、无味、可燃;①不纯点燃发出爆鸣声;②点燃纯H2,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Ⅶ.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在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2NO+O2=2NO2Ⅷ.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阳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写出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写出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NH4+Fe3+Fe2+Al3+Ag+Cu2+Ba2+(3)阴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写出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写出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Cl-Br-I-SO42-SO32-CO32-(4)常见物质的检验:1、烯烃或炔烃:加少量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褪色。2、苯酚:加氯化铁溶液呈紫色,加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3、醛基: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前者有银镜生成,后者有砖红色沉淀生成。4、淀粉:加碘水变蓝。5、蛋白质:加硝酸显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易错易混问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的指出原因①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碳酸跟。()②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③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铵根。()④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钡离子。()⑤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一定有碳酸根()⑥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一定有碳酸根(0⑦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⑧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⑨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属于醛。()⑩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亚铁离子。()【跟踪练习】1.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D.该物质一定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