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郸城一高高三化学尖子生第二次补充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1)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一定是酸(2)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一定含有阴离子(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5)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6)检验卤代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AgNO3溶液(7)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8)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0句B.1句C.2句D.3句2.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4.向含lmolHCl和lmol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5.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1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个B.1mol碳酸钠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个C.常温常压下,36gC5H12分子中含有8×6.02×1023个共价键D.1molSiO2晶体中约含2×6.02×1023个Si-O键6.甲、乙是两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D为酸性气体,则A可能为Al2S3B.甲、乙两物质生成的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不可能生成两种碱C.D可能为10e-分子D.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Mg(OH)2沉淀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Fe3+、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CO32-、Br-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K+、SO42-、SO32-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D.若步骤④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也无影响。8.把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S.T.P.)。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A是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锌87.5g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三、非选择题9、(Ⅰ)(4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②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实验室测定中和热时,过早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低。③将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④实验室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⑤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⑥向氨水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相同⑦苯与溴水在铁粉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⑧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