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2010—2011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4.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A.破坏了分封制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5.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是指()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帝国B.建立了中华民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D.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实行6.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以上材料说明()A.嬴政功绩极大B.皇权至高无上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7.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8.某次考古中发现出土一块古代石刻石,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其中“兵不复起”主要是“皇帝”实行了()A.郡国并行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分封制9.某大臣向汉武帝建议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后()A.颁布实施“推恩令”B.保留郡国并行制度C.“崇儒尚法”D.废除分封制10.“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1.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姓名学年班级学号装订线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按军功选官B.按门第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D.按品德选官12.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②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③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13.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C.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D.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14.西方古代史学著作中用“辉煌属于希腊”的语句来赞美古希腊。为古希腊的辉煌做出贡献的人物有()①克利斯提尼②伯利克里③梭伦④莎士比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一定会与她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①奴隶②外邦人③儿童④成年男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