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Br—80I—127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木材浸过水玻璃后,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C.石英坩埚、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D.氯气泄漏后,人应逆风且往低处跑【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B.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C.检验Cl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答案】D【解析】A、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故A错误;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故B错误;C、氯气与硝酸银中的水反应生成HCl,也能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干扰,故C错误;D、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3.下列有关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露置空气中,两者浓度均降低B.常温下,两者均能使铁、铝钝化C.一定条件下,两者均能与铜反应D.两者都具有强氧化性,均能氧化SO2【答案】D【解析】A、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浓度降低,浓硝酸挥发,造成浓硝酸的浓度降低,故A说法正确;B、常温下,都能与铁、铝发生钝化反应,故B说法正确;C、铜在加热条件下和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和浓硝酸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C说法正确;D、浓硫酸不能氧化SO2,故D说法错误。4.下列有关元素存在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工业制硫酸、硝酸的关键步骤都应用了催化氧化的方法C.硅胶吸水后不能重复再利用D.钠、铝、铁、硫、氯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存在【答案】B5.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吸水性【答案】A【解析】浓硫酸和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反应过程分两步,浓硫酸吸收水,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和水(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就是碳颗粒),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答案为A。6.单质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S2、S4、S6、S8等),某种的单质硫分子由x个硫原子组成,取nmol这种硫的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nmolSO2。关于这种单质的结论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S8B.摩尔质量为64C.1mol该单质硫的质量为64gD.1mol这种单质完全燃烧需44.8L氧气【答案】C【解析】A、设该单质为Sx,燃烧的反应是Sx+xO2=xSO2,消耗n单质,生成2nmol的SO2,因此有x=2,即分子式为S2,故A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故B错误;C、根据选项A的分析,1mol该单质硫的质量为32×2g=64g,故C正确;D、没有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故D错误。7.在水玻璃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发,再高温灼烧,则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A.SiO2与NaHCO3B.SiO2与Na2CO3C.SiO2D.Na2SiO3【答案】D【点睛】忽视了SiO2和Na2CO3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iO3是该题的易错点,这是硅酸盐工业中制造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8.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A.B.C.D.【答案】B【解析】A.因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且消耗酸较大,A不选;B.空气为原料,可节约原料,且整个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B选;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污染环境,C不选;D.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2,污染环境,D不选;选B。9.将0.3molCl2缓缓通入1L含有0.2mol的H2SO3和0.2mol的HBr的混合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H+浓度C(H+)与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H2...